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台觸控面板廠 恐成下個慘業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觸控面板產業風光一時,洋華曾經當過一日股王,宸鴻也貴為「三千金」,卻在2012年起獲利亮起紅燈;去年牧東退出市場,今年勝華財務則出現危機,就連產業龍頭宸鴻都面臨獲利保衛戰。台灣觸控面板產業2013年、2014年恐將連續兩年都虧損逾百億元,儼然成為台灣下一個慘業?

觸控熱潮來得快,似乎去得更快。觸控面板產業從洋華掛牌開始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也掀起了一波觸控上市潮。

2009年洋華以87元掛牌,不到2個月的時間,股價就飆漲到518元、躍居台股股王;不過不敵技術快速變化,市場競爭加劇,去年陷入虧損,如今股價也只剩下22元。

之後宸鴻挾著蘋果iPhone觸控面板供應商的光環,在2010年以220元掛牌上市,成為當年最受矚目的上市公司,2012年每股盈餘46.09元,榮登台股每股獲利王,股價最高曾經衝上982元,與大立光、宏達電並稱三千金;不過觸控面板低價化的趨勢讓高獲利不再,如今宸鴻股價滑落到190元,股價跌破承銷價,一切似乎又回到原點。

翻開觸控面板廠財報,近年來虧多賺少,去年勝華大虧超過100億元,洋華虧損16.36億元,介面虧損3.88億元,3家觸控面板廠在近3年來合計虧損超過200億元。宸鴻獲利也是節節下滑,去年稅後淨利76.15億元,相比前一年獲利幾乎是腰斬,今年上半年稅後淨利4.52億元,第3季更可能在損益兩平邊緣。

鉅額投資,以及連續多年的虧損,讓觸控面板廠的償債能力受到質疑。勝華過去5年投入488億元的資本支出,宸鴻近4年的資本支出更高達800億元,但觸控筆電發展不如預期,導致產能利用率低落,造成虧損壓力。宸鴻、勝華、洋華去年起都展開精實計畫,關閉部分廠區,顯示觸控產業前景的不確定性。

而值得注意的是,宸鴻、勝華、洋華、介面等4家觸控面板廠,今年上半年的短債與一年內到期長債合計金額達777.66億元,但是現金以及約當現金量僅327.18億元,償債能力堪慮。

勝華的財務危機開了第一槍,觸控面板是否會成為台灣下一個慘業?市場都在看。

更多資訊在http://3c.gamefyr.com

受夠了網攻 美企業「駭回去」

〔編譯李信漢/綜合報導〕最近美國企業頻頻遭受網路攻擊,大企業除了自認倒楣、加強公司資訊安全系統外,現已出現另一種聲音,打算針對發動攻擊的駭客「還擊」。

華盛頓郵報十日報導,這種「駭回去」的想法,最近在網路資安圈人士造成熱議。儘管這種報復做法是違法的,也可能引爆全面的網路戰爭,但還是有許多企業私下採用。資安專家說,由於不滿美國政府無法有效阻止網路犯罪,這種報復式攻擊已逐漸在資安業界成為一股潮流。反制方式也越來越精密,不再只是單純地「駭回去」,而是細緻地設法讓竊取資料的駭客無法從中得利。有些資安人士則以較文雅的辭藻「主動式防禦」取代「駭回去」。

不過,歐巴馬總統網路安全委員會的前成員、現任趨勢科技網路安全主管的凱勒曼說,「主動式防禦」並不是主流做法,而是替代方案。他特別強調:「像是鏡射作用般,當你『駭回去』,你實際上讓無辜者暴露在風險中。」

在政府拿出實際有效的作為前,金融業者也有他們自己的做法。他們會在資料中暗含「警示信號」,當駭客竊取資料後,銀行資安人員會收到警示,找出駭客所在位置;另一種做法是,故意放出假資料讓駭客盜取,以找出駭客的真實身分。「駭回去」的做法畢竟遊走在灰色地帶,業者非不得已,不願貿然採取此種報復手法。此外,一旦金融業者採取「駭回去」手段,他們也成了犯罪者。

更多資訊在http://3c.gamefy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