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北美智權報] Apple申請iBike專利,自行車產業將走向軟硬整合

你今天騎單車了嗎?為了紀錄行車路徑及生理指數,攜帶各種電子裝置是否讓你感到不便呢?USPTO於今年六月公開 Apple 申請的智慧單車專利,將所有追蹤監測功能整合入自行車系統中。儘管市面上已經有很多自行車專用GPS 裝置擁有相同功能,但未來可能可以不必再額外攜帶電子裝置,此項專利著實令人期待。

國內健身風潮愈來愈興盛,除了穿戴性電子產品隨之興起,單車環島也已成了台灣人一生必完成的夢想,不論城市鄉間、晴天雨天、平日假日,都可看見休閒或帥氣的自行車穿梭島內。自行車產業更是台灣的驕傲,台灣擁有完整的上、中、下游自行車產業鏈,自行車產業靠研發與創新屢創出口佳績,根據台灣區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調查,2012年台灣自行車出口值達18.07億美元,成長8.68%,自行車外銷王國的地位仍屹立不搖。但愛好騎乘單車的車友可能會發現,在紀錄行車路徑、分享資訊的方法上似乎不那麼方便,必須使用自行車專用 GPS 蒐集數據、透過藍牙傳輸到手機後,再進行數據的管理。騎乘單車講究輕量與方便,攜帶裝置愈多其實愈不方便。

美國專利局 USPTO 於今年 6月 6日公開 Apple 申請的「自行車整合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系統與方法」專利(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BICYCLE),專利申請號 20130144464。這是 Apple 第二次申請這項專利,前次申請公開日為 2010 年(專利申請號為20100198453)。本次專利摘要說明該系統結合了iPhone內建的多種感測器和安裝在自行車上的感測器,能夠監測的資訊包括:速度、距離、時間、海拔高度、坡度、下降、變速設置、節奏、風速、已完成路線、預期路徑…等智慧單車可偵測的項目,另外也包括心跳、熱量消耗等生理指數。專利申請書內容對於可供單車團隊使用的通訊與即時分享系統有相當大篇幅的說明。

智慧單車的專利新穎性:「整合」

但這些即時追蹤功能,在現在市面上推出的自行車專用 GPS 裝置上其實都已經有了,Apple 何須為此申請兩次專利呢?既然市面上的產品都已具備這些監測功能,Apple 申請這項專利的新穎性何在?

在專利判斷新穎性的原則中有『上位』及『下位』兩種概念。上位概念也稱為抽象概念,是一類滿足一定特點的眾多具體概念的集合,意即上位概念的限制條件較少,相對下位概念而言是比較大的集合。市面上現有的自行車專用 GPS 衛星定位導航裝置,必須透過藍牙傳輸使用者騎單車時偵測到的數據到手機中,再連接網路用手機 app 或在電腦上登入帳號來管理數據、分享資訊,意味著單車車友在騎車時如果想要偵測及紀錄各種數據,至少需要攜帶兩種電子裝置,對要求輕量騎乘的單車族而言,實屬不便。

而 Apple 此項專利的申請正幫助了車友解決這項困擾。專利說明書的圖說最能看出上位及下位的概念,從圖一 Apple 智慧單車系統的專利圖說可看出,Apple 申請的智慧單車系統是直接將這些功能「整合」至單車中,毋需透過其他定位裝置以藍牙傳輸,只要透過手機便可直接管理偵測的數據(數字120表示各種sensors、140為使用者的 iPhone 或 iPod、150 表示網路環境)。就專利申請的新穎性來說,Apple 這項申請並非針對單車監測功能的創新,而是屬於上位概念的創新

圖一、USPTO於今年六月公開 Apple 所申請的智慧單車整合專利

圖片來源:USPTO

根據專利說明書的第一個權利要求項,這台智慧單車置入了一個電子裝置,此電子裝置包含各種感應器(sensor)及溝通電路,使用者只需透過iPhone 或 iPod 便可直接進行數據管理及分享。在專利書中的另一詳細說明項則擴大權利範圍,載明此系統可應用於其他交通工具或運動模式(Although many features described below can be in the context of a bicycle or cycling embodiment, it will be understood that the features or descriptions can be applied to any suitable vehicle or mode of transportation.)。這項技術的開發並不是一部實際的自行車,而是一套「整合」在交通工具中、可供多種交通工具使用的智慧系統。這項專利對騎乘單車的車友來說真是一大福音,畢竟能將所有追蹤偵測功能整合在單車裡面,而無須再額外攜帶各式各樣的電子裝置,所帶來的便利性就已經夠令人引頸期盼了。

需解決耗電問題,強調輕薄、防水

雖然此套系統解決了額外攜帶定位裝置的問題,可免去車友們又要帶手機、又要帶 GPS 的困擾,但仍需面對手機耗電的問題。手機連接網路傳輸、分享數據耗電量極大,若是要騎整天的單車,以現在智慧型手機噴電的情形來說,使用者勢必需要攜帶行動電源,那就又不符合單車輕量化的原則。若要在單車上加掛手機行動電源,行動電源的設計就必須輕薄,更重要的是要預防騎車時遇到下雨天,因此產品設計必須「防水」。

Apple 申請此項專利,說明「軟硬體整合」已是未來不可避免趨勢。台灣是自行車王國,生產高階自行車外銷成績亮眼,藉由Apple 申請此項專利,台灣自行車大廠應開始思考如何與軟體廠商合作開發。這套智慧單車系統若無自行車產業的配合,自然沒有發展的空間。因此台灣自行車業者在此刻更應積極思考軟硬體的整合開發,才能抓住未來更多發展的空間與機會。

轉自北美智權報

完整內容在http://pcpc.gamefyr.com

微星A55平台【魔化射手】A4雙核高效燒錄電腦 網友評價

 

臉書發帖 20日公布新產品

(中央社台北17日電)臉書公司(Facebook Inc.)已為6月20日的促銷「新產品」活動發出邀請函。這個世界最普遍使用的社交網尋求利用其更廣泛的服務吸引使用者。

今天記者收到這份邀請函說,這項活動將在臉書的加州總部舉行,不像其他大多數用電子郵件發出的邀請函,這份邀請函是印在紙上,並且派專人送達,它上面還有人造咖啡漬。

邀請函說:「一小組人一直在為一個偉大的構想努力。和我們一起喝杯咖啡,順便瞭解一下我們新的產品。」

擁有會員超過10億人的臉書,正在加強努力,引進新的服務,這些服務將吸引廣告針對的新使用者,而這些廣告將創造臉書的大部份營收。臉書曾在今年1月公布新的搜索服務功能,並且在3月更新首頁,以分類的方式,如音樂和照片,加入過濾主要的「新聞信息」(News Feed)的工具。

根據TechCrunch的部落格貼文,彙總來自其他線上來源的新聞報導和公告的臉書閱讀服務可能在20日這項活動中公布。(譯者:中央社簡長盛)1020617

更多資訊在http://3c.gamefyr.com

【HP】惠普 Pro 6300 MT 直立式電腦 (i5-3470) 達人推薦

 

Lemel 聯強【BTO愛上酷愛】三代 i3雙核心效能型燒錄電腦 規格比較

 

華碩H77平台【電競系列-北境獵人】i5四核GTX650獨顯SSD電玩機 網友推薦

 

Lemel 聯強【Win7五力全開】第3代 i5-3470四核心燒錄超值電腦 哪裡買便宜?

 

(伺服器) HP ML110G7 直立式(E3/500G) 規格比較

 

華碩970平台【絕世天尊-飆速版】FX八核GTX650Ti獨顯SSD電玩機 規格比較

 

美索討個資 蘋果揭露概況

字級:

18:39:10

(中央社台北17日電)在美國政府個資蒐集行動日漸曝光之際,全球市值最高科技業者蘋果公司(Apple Inc.)公布,已自美國執法單位收到多達5000件提供顧客資料的要求。

蘋果發出聲明稿表示,去年12月1日到今年5月31日,這些提供資料的要求鎖定9000至1萬個帳戶或裝置。臉書公司(Facebook Inc.)和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表示,他們去年下半年收到政府單位數千件索討資料的搜查令。

自曾為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效力的電腦技術人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本月揭露,NSA依美國政府代號「稜鏡」(PRISM)的計畫蒐集資料以來,科技業者所扮演的角色便被放到放大鏡下檢視。這項計畫可追溯至前美國總統小布希未經授權的國內監控行動。

蘋果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和其他好幾家公司一樣,都已請求美國政府准許公開我們收到多少和國安相關的要求,以及我們如何處理。我們已被授權分享部分資料,為了公開透明著想,我們在此提供出來。」

蘋果提到,在6月6日媒體提問前都未曾聽聞「稜鏡」計畫。蘋果透露,提供資料的要求來自聯邦、州和地方當局,並涵蓋刑事與國安事宜。蘋果說,警方調查搶劫等犯罪是最常見的要求型式。

根據彭博社彙整數據,蘋果上個會計年度賣出1億2500萬支iPhone,以及5800萬台iPad平板電腦。

蘋果聲稱,沒有政府單位能直接存取蘋果的伺服器,也沒有以任何可識別的型態儲存和顧客定位、地圖搜尋或Siri詢問相關的資料。

蘋果強調,透過iMessage和FaceTime功能的對話內容有受端對端(end-to-end)加密防護,意味只有收發方能觀看或讀取,蘋果無法解密這些資料。

根據史諾登提供給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和「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的幻燈片,「稜鏡」計畫透過各家公司有別的協議,蒐集海外監控目標的電子郵件、影音和其他私人資料,並由1個秘密法官小組監督。

臉書和微軟法務高層在部落格文章中公布,臉書收到9000到1萬件要求,微軟則接獲6000到7000件。(譯者:中央社尹俊傑)1020617

完整內容在http://pcpc.gamefyr.com

微星B75平台【雷爵星曲】i5四核GTX650獨顯電玩機 功能比較

 

華擎B75平台【衝鋒騎士】i3雙核7750-2G獨顯電玩機 網友評價

 

(商用)ASUS雙核經濟5-直立式電腦(i3/FD) 功能比較

 

HP Pavilion P6-2269TW 超值四核獨顯Win7電玩機 價錢比較

 

玩家自選 華碩平台 Intel 1155 腳位 規格比較

 

宏達電搏三星 爭推大螢幕新機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17日電)宏達電與三星本週將掀起大螢幕新機卡位戰,三星18日發表 GALAXY Mega超大尺寸系列新機,宏達電緊接著在19日攜手中華電信推出蝴蝶機升級版。

三星18日推出的全新GALAXY Mega系列新機,強調「完美超大螢幕、顛覆手機刻板印象」,根據手機網站指出,三星Galaxy Mega18日在台灣推出5.8吋、6.3吋的超大尺寸螢幕新機,比先前熱銷的Note 2 螢幕尺寸更大,顯見三星想要搶占超大螢幕手機市場的企圖心。

不讓三星專美於前,宏達電19日發表蝴蝶機的升級版「Butterfly s」,根據手機網站報導,Butterfly s是宏達電HTC Butterfly的升級版,除了維持5吋螢幕之外,電量則加大至3200mAh,且還搭載在新New One上使用的Ultra Pixel拍照鏡頭及HTC Sense 5,初期由中華電信獨賣。

除了延續5吋大螢幕蝴蝶機的熱賣力道,外資圈也指出,宏達電積極籌備5.9吋螢幕的新機,一款代號T6的5.9吋大螢幕的新機,外界推測為新One的放大版,以及蝴蝶機2代。1020617

更多資訊在http://3c.gamefyr.com

【HP】惠普 Pro 3330MT 商務電腦(G870/4G/500GB/DOS) 網友評價

 

宏達電搏三星 爭推大螢幕新機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17日電)宏達電與三星本週將掀起大螢幕新機卡位戰,三星18日發表 GALAXY Mega超大尺寸系列新機,宏達電緊接著在19日攜手中華電信推出蝴蝶機升級版。

三星18日推出的全新GALAXY Mega系列新機,強調「完美超大螢幕、顛覆手機刻板印象」,根據手機網站指出,三星Galaxy Mega18日在台灣推出5.8吋、6.3吋的超大尺寸螢幕新機,比先前熱銷的Note 2 螢幕尺寸更大,顯見三星想要搶占超大螢幕手機市場的企圖心。

不讓三星專美於前,宏達電19日發表蝴蝶機的升級版「Butterfly s」,根據手機網站報導,Butterfly s是宏達電HTC Butterfly的升級版,除了維持5吋螢幕之外,電量則加大至3200mAh,且還搭載在新New One上使用的Ultra Pixel拍照鏡頭及HTC Sense 5,初期由中華電信獨賣。

除了延續5吋大螢幕蝴蝶機的熱賣力道,外資圈也指出,宏達電積極籌備5.9吋螢幕的新機,一款代號T6的5.9吋大螢幕的新機,外界推測為新One的放大版,以及蝴蝶機2代。1020617

完整內容在http://pcpc.gamefyr.com

華碩H61平台【進化雙核】i3雙核燒錄效能電腦 開箱發表

 

Lenovo B540 23型三代corei5-3470S四核多點觸控2G獨顯Win8電腦 網友推薦

 

微星Z77平台【天魔戰鬥】i7四核4GB大獨顯電玩機 開箱發表

 

微星H61平台【爆殺i7】四核效能燒錄電腦 網友推薦

 

三星會是數位電視市場的破壞式創新霸主?

文:李學文

三星最新的客廳數位匯流戰略,是老手法,叫做《木馬屠城計》,技法雖老,卻十分管用。

愛沙尼亞最大電信集團Elion Enterprises Limited 於去年底正式採用Samsung所提出的vSTB戰略,目前證明十分成功,陸續有許多其他國家的付費電視業者,諸如荷蘭的有線電視業者Ziggo,以及比利時的有線電視業者,都對這樣客廳內的破壞式創新表達正面的態度,以及之後可能的類似合作模式。

所謂的vSTB,就是virtual Set-Top-Box,與傳統我們電視機上所放的Digital cable或IPTV機上盒不同,它利用一個App 取代實體的機上盒(台灣的機上盒製造業者要注意了),Samsung幫合作的付費電視業者做一個專屬的介面,置於其Smart TV中,收視戶只要一打開Samsung的Smart TV,首頁的預設值便是完全對應業者所想要提供的服務,電信公司的IPTV業務或有線電視公司就不再需要繫絆著一個實體的機上盒了。

這對整體數位電視產業有何幫助呢?

長久以來,消費者對電視機上始終要擺一堆盒子一事,是既不滿又無可奈何的,加上Smart TV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如果一台智慧電視就可以擺脫盒子,何樂而不為?(消費者可能會忘了機上盒是業者提供,電視機是自己付費);對付費電視業者而言,如果只需提供服務,無需再付擔巨額人力成本,處理眾多家庭的機上盒及設定問題,根本也是樂見其成。

三星就是看準了消費者及付費電視營運者這樣的心態,所以抓準時機,想以Operator as an App的角度成為匯流客廳市場的破壞式創新典範。在這樣看起來三贏的局面,又有何值得擔心呢?這樣的方案,付費電視業者、收視戶都有其好處,那麼,三星圖甚麼?

Samsung正在蠶食鯨吞國際的數位電視市場

可別忘記Samsung一直非常積極地於其Smart TV中建構自己的裡Smart Hub (類似Apple 的App store及Google的Google market),而這就是藏於木馬中的旋轉門,進可攻退可守,一旦幾家電信公司都採用三星的vSTB策略,那可以說,假以時日,Samsung就可以不費力地囊括這幾家電信、有線電視公司的用戶數,諸位再想想,如果Smart Hub中Samsung放幾個韓國偶像劇Apps,放幾個韓國電影Apps、幾個歌唱比賽星光大道Apps,瞬間韓國的頻道或是文創產業就可以透過木馬,直通國際渠道,Samsung 從Smart TV的製造商搖身一變,成為國際OTT-TV的Operator,這對台灣的機上盒製造業可能是一種傷害,對我們的Smart TV製造也非常不利。

「Operator as an App」最終會不會是Smart TV搶奪既有付費電視市場的好手段?還需要一些時日觀察,但我們的政府及相關業者,應該要儘早想出良策才是。

完整內容在http://pcpc.gamefyr.com